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面对敏感事件,压力更大的媒体人只能选择沉默?

大部分人都贪腐,大部分人都以权谋私,大部分人都恃强凌弱的时候,问题的根源以及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都已不在个体,因此到最后整个社会还是需要给犯错的群体多一些宽容与宽恕。但在问题的解决没有实质进展前,这一群体依旧会继续形成消极负面的力量,阻挠各群体继续剖析了解问题,阻挠社会形成理性积极而又团结的共识。

很多所谓的敏感事件,其最初并不敏感,很多事件的起因并不是无法妥善处理解决的。但人性是微妙的,如同人有了钱会想要尝试钱能带给他的一切,一个人有了权也容易安奈不住想要尝试权能带给他的一切,尤其在监管欠缺时。这些敏感事件中,很多掌握着权力的人与其说是滥权,不如说是在试权,既是帮自己了解自己的权力有多大,也尝试向别人证明他的权力有多大。

一个依理本该妥善处理也能妥善处理的常见问题纠纷,被管辖者拿来试权,往往有升级激化矛盾的风险。而之后的以错补错,一错再错,则将这些经他们手由他们激化的问题矛盾发展成了敏感事件,以至于承认一个错误的同时等于承认了环环相扣的无数错误。

敏感事件之所以敏感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容易更进一步激化放大的事件本该由主要参与者负责,但在事件被曝光放大后,往往其上级上上级等却要为其承担更多的责任与压力,基层拉了屎却要上级给他擦屁股跟着他臭,谁不反感?所以敏感事件对最终需要站出来承担舆论的压力与责骂的善后方来说,更多的是反感,是令人反感的事件。让敏感事件尽快淡出大众视野,尽快淡出舆论,站在他们的处境看是情有可原也应该给予一定理解的。

但是否因为有值得理解的地方,也因自身承受的巨大压力,媒体人就该对敏感事件选择只是沉默呢?除了沉默难道就不能做一些更积极有益的推动?

当问题的根源无法通过对犯错人的惩治得到根除,而众多未暴露却掌握着实权的个体又会形成一个巨大的阻力阻挠从根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先有更多可与之形成制衡且理性的力量。媒体人的血液里应该就融有这样的力量。

对敏感事件的揭露和传播,只要保证有一个合适的载体,即使媒体人最初不发声一样可以起到很有效的传播促进作用。以媒体人的人际资源,公众资源,通过人际资源调动公众资源,只要媒体人有这个心,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并不困难。另外媒体人平时也不应因市场竞争而太过疏远其他媒体人。

面对敏感事件,公众往往是最敏感而又可能因敏感而暂失理性的。当不理性的声音开始强势压倒理性的声音时,媒体再积极地发出理性的声音多角度全面地为民众剖析问题的关联与根源,推动促进民众与有心改变这一现状的官方达成更多共识,为问题的进一步深入根治铺路,还会承受各方尤其是监管方那么大的压力吗?我并不懂媒体,但我好奇这个逻辑是否成立,是否有一定的可行性?因为媒体是有能力起到将利益冲突双方向好的方向引导的作用的。

事实上,当大部分人都对危机有较强预感时,也是众多难题的解决有望取得积极进展的最佳时机。

试权犯错方也有陷入泥潭而又渴望回到过去的希望,其他掌握着权力的人里也有诸多有心根治这些问题的人,他们也需要媒体人,需要公众的合理助力。

有些错犯过才知道改,有些事看到过才不希望再次发生。

希望媒体能在社会群体间发挥更多更好的作用。

话题:



0

推荐

持度

持度

43篇文章 8年前更新

不断地用理想碰撞现实,印证了空想的无用,冲动的风险,人心的叵测。离不开现实莫无私逞能,每个人为自己的家庭有所担当即可,为值得的人做值得的付出,不必为无关者冲动冒险。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偶尔有限地关注闲人闲事,没有必要较真。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