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随着经济形势的走差,整个阿里平台的流量瓶颈已明显显现。同时因为前几年卖家标杆层出不穷,卖家间的口碑宣传非常有效,各种规模的开店门槛相对实体又低,引来更多大中小卖家大量涌进淘宝天猫,使得各大类目快速变得严重饱和。

因此,真实消费流量可供养的卖家比例随之快速下降,亏本卖家越来越多。赚钱比例高时,大部分人都会埋头拼命自顾自,少管他人屋檐事。比例很低的时候,亏本徒劳的卖家覆盖面更广了,各种负面声音悲观情绪自然交集在一起扑面而来。

这几个月,卖家能观察发现,淘宝针对这一状况的态度策略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与以往不同,近期出现了大量的刷单死店铺情况,呈前所未有的规模。在毫无降权提示的情况下宝贝展现越刷越死,连七天下架权重也仿佛消失。即淘宝对刷单店铺的打击面更广下手更重了,但淘宝却用千人千面贴标签来敷衍混淆。千人千面和标签又不是这几个月才出来的。

同时直通车等付费流量加权,更大的竞争使付费推广成本被整体推高,这其实是一个平台向高客单价高毛利更高大上定位的战略转变过程,大类目只有满足平台要求的那些产品商家才能相对舒坦,那些大打价格战的低端市场卖家即使打赢了也没几个活得好的。

我们可以借此大胆推断猜测:在经济衰退,消费需求抑制,阿里可支控的真实消费流量触顶减少的情况下,阿里选择了向高客单价高毛利的中高端市场战略转型,将可支控的消费流量逐步向符合这一要求的卖家倾斜,也以此保证长久更可观的推广收入。

这一战略转变属实的话,看上去也是没得两全时的一个较好选择。现状下,在淘宝活不下去的电商,只要其没有足够的对外推广能力,不依靠平台搜索的情况下自己解决流量及真实的顾客的引入问题,即使去了其他平台也一样大部分不可能做好。这些卖家出走,很难作为对手或敌人对淘宝形成明显威胁,淘宝也不怕此时失去他们,这是一种看似正确的取舍。

但是,中国低端市场的顾客群体绝对比中高端市场的大得多。即使这些年高通胀下工资收入大幅上涨,中高端市场获益不少,但只要还是财富集中度高贫富差距依然较大的背景下,低端消费市场的规模优势在未来依然是很大很难动摇的。经济越差,低端市场的顾客群体越需要合理超值地支配日常开支,越需要低价超值的购物体验。

淘宝的战略转变与之背离。

阿里的选择是壮士断腕,但断的这只可能是最贴近客户群体最有客户基础的手,未来极可能会逐渐导致阿里这个平台的路子变窄,消费顾客进一步大量流失。而这些流失的消费顾客,需要在其他平台电商端才能找到更理想适合自己的商品,也给了其他端口在经济衰退过程中分抢客户群成型壮大的好机会。

另外,个人觉得无线端的消费习惯其实是由微信微博间微商引爆的。在阿里无线端还表现不好的时候,正是微信微博间即时多元的超值产品,人与人在非淘宝端反而加强的基础信任及熟人间高效的口碑传递,使得更多商品搬上手机更多人尝鲜够买,手机购物才快速成为了大家的生活习惯。手机购物的习惯养成了,才有了淘宝无线端快速抢占电脑端的发展。只是通过微信微博等软件进行的真实交易实在没有可靠办法进行准确有效的统计,才显得电商平台阿里一直是一家独大。

最后,个人觉得未来哪个平台能带领更多商家厂家杀出国门,成功抢占更多的国外市场,而不是把国外的狼往国内引就自以为是很好的国际化,才能成为国内经济衰退后的真正胜者,才能守住并拥有更多的卖家和买家资源。

                                                                                                                                                                  持度

话题:



0

推荐

持度

持度

43篇文章 8年前更新

不断地用理想碰撞现实,印证了空想的无用,冲动的风险,人心的叵测。离不开现实莫无私逞能,每个人为自己的家庭有所担当即可,为值得的人做值得的付出,不必为无关者冲动冒险。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偶尔有限地关注闲人闲事,没有必要较真。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