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可能是个人性格缺陷的缘故,一直不适应一些所谓经济学者的谈腔论调,出了那么多拖延问题加深问题的馊主意不觉得羞愧,在激烈的争辩中又不愿互相补充完善,是要学韩寒和郭敬明那样在竞争对抗的保持中互利升华,还是要学故事里的以病养医?

经济学不结合社会实际的方方面面展开,更多为了逐利为了堆高数据,只配叫金融学。   

实在无法理解所谓经济学能独立于社会学这么久还可以自鸣得意头顶光环招摇撞骗。

这些年泡沫似地冒出来这么多的经济学者,他们对社会发展对经济振兴作出的建设性贡献,战略性贡献到底是正值还是负值?

让一个壮年连续异常威猛了几个晚上后便一蹶不振,恐怕才是他们的实际成果?他们恐怕还会以之前几晚的如此威猛是他们的功绩而自我开脱,并能神准地预测出这个壮年接下来将一蹶不振。

这个壮年接下来是会一蹶不振,不过这些学者们恐怕也将因此破了自己的饭碗,而我们也将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国内的经济危局,困局,悲剧。

 

房价竟然能发展到今天这样涨也不是跌也不是的境地,还没人出来反省担责,实在令人唏嘘。不管是涨还是跌,都无法解决困局,还极易引爆危机,只能尽量稳着托着争取时间,可就眼前的保增长方式看,这种争取多半又会变成纯粹的拖延。

杠杆,通胀,银行,房产商,其他实业投资者,产能过剩行业,购房者,将购房者,工资,剩余购买力,GDP,政府债务,征地拆迁,甚至连社会道德,婚姻,丈母娘等,这么五花八门的元素竟然能直接地连捆在一起,通着房地产这根导火索。这情景老美恐怕是最幸灾乐祸的。长期营养不良又很难将风险转移的中国经济,经得起这么一爆吗?

商品房之前为什么会这么火,到底是哪些人自己掏钱在买商品房?这么多新建的商品房,对应的真是这些买房者和潜在买房者没有住房的问题吗?所谓刚需,到底是对商品房哪些属性的需求?这种刚需,是否能长期持续?结婚先买房的现象,又能再持续多久?

个人觉得政府这么多年来在基本住房保障这块做得反而比较好,农村宅基地分配,城市有拆迁安置,都有效避免了有家没有房的问题。如果民众的基本住房方面存在巨大缺口,80年代计划生育初期应该爆发出来了,不会等到现在更不会等到将来。近十年来,人们对可流转的商品房的旺盛需求,实质并不是民众的基本住房得不到保障是一个金融、个人财富、价值观、爱情观等冲撞在一起形成的需求。一个商品房,成了资本投资,爱情投资,人生未来的投资,这金融与社会价值观念扭曲一起,而非真正的住房问题。倒是现在这些新建商品房的施工质量才是未来可能爆发的住房问题。

真正会进入流转市场进行交易的这部分商品房,其合理的消费对象到底是哪些人?任大炮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很多次阐述,毫不遮掩得清晰。而市场宣传的所谓刚需,好像很多人并不在此列,到底哪些人能理性可持续地撑起这片市场?

如果政府不托市,出现了需求与价格同时下降的情况,又相互作用进一步促使消费者回归理性,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

如果房价跌10%~20%,又缺少需求,高息高负债的房产商和实业投资者会不会先倒下?紧跟着那些高度依赖房地产业又被产能过剩抑制的企业们,还有靠卖地支撑的政府债务,及庞大的债权人队伍,会不会接着倒下?这种情况下银行却只能看着坏账暴涨,杠杆坐实成通胀,还不得不继续抬高杠杆以维系资本的运转。

如果房价跌去30%以上,中短期内新增的房贷是否面临着大面积的违约风险?理论上首付款占到了房价的30%左右,可实际上很多地方消费者购房的真实首付只占到房价的5%~2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要问银行和房地产商了。如果房价下跌的损失已经超过了已支付的部分,还要偿还本金以外的巨额累加利息,请银行给出足够充分的理由,以说服不同收入人群继续持有房产,憨厚地承担此时更容易甩给银行的巨额债务。

而且很多家庭连首付款还是东拼西借凑的。

后续的连锁反应,美国已经生动地为我们展示过了,不久可能又该轮到他们作壁上观了。高通胀加上大萧条,民众原有的财富被金融体系持续掠夺,还要应对工资下降及失业的风险,是否还能保障原先的偿债能力?伴随着购买力和需求的萎缩,那些还没卖出去的房子,及地产商,地产商的债权人们,会是怎样的境地?

 

假使房价还能跟紧通胀往上涨,我们这个复杂的社会又能再承受多久?

丈母娘啊丈母娘,多少丈母娘们对女儿的孜孜教诲以及她们的英明神断,谱写了这出后房产泡沫时代的刚需神话。女人们啊女人们,究竟是什么缘故使得你们甘愿相信钱和房子要比男人更可靠保值,值得你们选择依赖呢?

房价如过去般上涨,弃业主们如何能保持定力不深入掺合,不去赶这趟过山车?中国特色的通胀增长下最大的受害者不是职工群体,而是企业主们。原始财富积累越多,越专注的企业主,被通胀掠夺走的价值往往越多。土地虽然跟着大幅升值,但别忘了土地增值税神一般的存在,不到迫于无奈,很少有人会愿意通过重组来卖地避税套现。

当一个精明的企业主发现自己多年忙碌地经营管理,获得的收益竟跟一个全职太太的业余炒房相差无几时,这种心理落差该如何平衡?在定力不足时,又如何保证他们不过于精明地调动资源优势一头扎进房地产泡沫?可现在,政府和银行恐怕又奢望更多的企业主未曾深入参与到房地产业中,未导致众多产业链的存亡与房地产的兴衰紧密相连。
    房价接着上涨,地方财政对土地的依赖也就不会被动停缓,多少地方的窟窿在指望卖地来填。对土地的依赖不停缓,恶性强拆事件也就无法杜绝,对拆迁的合理阻拦成了对政府对债权人对地产商的利益阻碍。恶性强拆,在他们眼里也许是一种顾全大局的不得已选择。而这一错误,又往往需要更多错误来弥补掩盖。这其中又会滋生多少腐败与滥权。

 

危机也不只会由房地产引爆,在这个严重失衡的经济结构下一旦实业出现大规模崩溃,同样会引爆全局的危机。

 

为什么在当前困局下,明知高铁的利用率回报率并不理想,仍要选择更高的通胀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民众希望自己所在的区域能早日通上动车高铁,享受到更便捷快速的出行,这是民意。在房地产的建设将大幅缩减之际,通过高铁轨道的建设,来消耗早已严重过剩的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暂时延缓相关产业链的大面积崩溃,也未必不是更主要的不得已的原因。

以更高的杠杆和通胀来换取时间,在危机爆发前争取更多的准备和应对,也许早已是不得不做的选择了。

 

这些濒死的企业,最根本的问题不是债务本身,而是如何偿债,是偿债能力的消失,是不知去哪儿了的效益。

企业,甚至行业的整体效益,去哪儿了?

四万亿着重投资的这些行业及配套行业,现在都怎么样了?

四万亿这剂强心剂,是否使中国的房地产业错失了回归理性的最佳时机,也使全国错失了重新审视房地产业的最佳时机?

这里要把国企拎出去不讨论,没有国企的高占用资源,低效益回报,也不会有今天的经济危局。

 

如果房地产业与铁路建设的投资规模急剧下降,亦或平稳下降,早已陷入困境的相关产业怎么办?

这些产业链中又以高投入高负债的企业偏多,银行和相关的债权人,及他们的上下游企业该如何存活?

这些债务引发的连锁反应,又会导致多少透支杠杆坐实成通胀?又会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怎样的破坏?不断加剧的通胀,何时是个头?

 

虽然是全民为通胀买单,但实业承受了中国特色通胀带来的最大伤害。

中国特色的通胀,不但掠夺了实业企业积累的资产价值,还挤占了它们的效益空间。职工的财产价值虽然也遭到掠夺,但为了保证社会的消费需求不大幅萎缩,职工的薪水又必须跟着通胀走,它们的薪水价值反而损失不大。

是谁在为职工发薪水?大部分职工的薪水是这些享受不到补贴的企业发出去的,它们原有的财富价值被掠夺,还要为保护国内的消费需求买单。行业形势不断恶化,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上升,他们的效益谁来保障,他们的生存空间谁来保护?

这些企业组成的产业链,其最终产品还要同技术更好更成熟的外企竞争。它们除了打价格战,只能争取抱这些外企的大腿,成为其产业链中的一环。能抱上大腿,它们会成为穷企业里的富企业;牺牲效益打价格战,它们会穷得除了苦累就是风险,穷得不得不偷税漏税,甚至穷到资不抵债。

这么多年经历了这么多变化,恐怕最让企业家们后怕的就是一个消息:国家要大力支持发展他们的相关产业,大规模增加对应行业的投资。

对市场而言,没有比无需自担风险无需为自己行为负责却拥有巨大资源优势的搅局者更具破坏力。

如果市场的参与者能更早地意识到这点,资源相对匮乏的参与者就不会再跟进,更多灵活的参与者也会尽早谋求转型或退出,新闻联播就不会这么热,众多关心政策走向的企业家们也不用陪人等死。

国内的众多产业链早已非常脆弱,长期的强行托市又使得危机进一步蔓延加剧。只待发生某一关键变量,成千上万的“德正系”就会浮出水面,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由此爆发。

没有实业的支撑,即使有再高的通胀刺激,国内的服务业也会迅速衰败,尤其在互联网泡沫的重灾区。

 

下一轮通胀,会使局势获得短暂缓和后进一步恶化,而实业的危机,又会与楼市的危机相互传导,共同爆发。未来的两到四年,是危机最可能爆发的时间段。而外资外企有准备的撤离,及外部力量的有意刺激,亦或美国的投资泡沫先破,都可能使国内的危机提前爆发。

中国并不像美国那样,具有转移风险,让其他国家共同分担风险的优势。国内自发的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会像在闷罐里炸药,更具破坏力。

话题:



0

推荐

持度

持度

43篇文章 8年前更新

不断地用理想碰撞现实,印证了空想的无用,冲动的风险,人心的叵测。离不开现实莫无私逞能,每个人为自己的家庭有所担当即可,为值得的人做值得的付出,不必为无关者冲动冒险。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偶尔有限地关注闲人闲事,没有必要较真。

文章